炒股配资平台怎么选择 毛岸青扫墓遇大雨,邵华劝他改日再去,毛岸青:我盼这一天很久了

发布日期:2024-08-11 03:49    点击次数:173

炒股配资平台怎么选择 毛岸青扫墓遇大雨,邵华劝他改日再去,毛岸青:我盼这一天很久了

看过电影《建党伟业》和《建军大业》的朋友们炒股配资平台怎么选择,应该都会对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故事印象深刻。

特别是《建军大业》中,毛泽东离开长沙去湘赣边界领导武装暴动,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与他告别,让他坚定信念不要回头,以免勾起心中的儿女情长。

这一幕让在影院观影的很多观众泣不成声。

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全球市场的复杂局势,为投资者提供了在多空交织下的投资策略和市场动向的深入解读。

法国大选的结果出乎意料,但市场对此的反应却是异常的平静。左翼联盟在议会选举中意外获胜,但并未获得足够的席位来组建政府。这一结果限制了左翼联盟和勒庞领导的国民联盟党的影响力,这两个政党都主张增加公共支出。"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但当你看看今天的市场反应时,它是平淡的。"Candriam的首席投资官Nicolas Forest如此评价。

较低的利率降低了持有无收益黄金的机会成本。

他们的三个孩子,分别是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

最为人熟知的是大哥岸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成为第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为了抗美援朝事业光荣牺牲。

最不为人熟知的是小弟岸龙,在他4岁那年随两位兄长流落上海,因病夭折(另一说法是下落不明),令人扼腕叹息。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是毛主席的二儿子毛岸青。他是主席三子中寿命最长的,与妻子邵华的相知相恋,同样是一段为人熟知的佳话。二人虽然年龄差距有15岁,最后却前后脚离开这个世界,实在是感情深厚。

而且,毛岸青是对父母感情最为深厚的。有数据为证,在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的接待记录中,毛岸青和邵华是毛主席子女中回韶山次数最多的。

在母亲牺牲60周年清明节那年,毛岸青夫妇回长沙板仓冲给母亲扫墓,面对滂沱大雨都没有改变计划,而且他还说,“我等这一天很久了”。

这一天有多久呢?从她们离开妈妈的那一天算起,有半个多世纪......

童年时四海为家,远赴苏联生活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1923年11月底。毛岸青出生在湖南长沙,比哥哥毛岸英小了整整一岁,他们哥俩与后来在武汉出生的毛岸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这对小夫妻的掌上明珠。

毛岸青出生时,毛泽东正在湖南多地领导工人和农民运动,杨开慧一边带孩子在长沙工作,主要是给丈夫整理材料和文集,以及我党成立早期的一些行政工作。

1926年,杨开慧再次怀有身孕(毛岸龙),毛泽东携带家眷前往武汉,当时他的任务是前往湖北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一家人本就聚少离多,这次带着妻儿一同前往,也算是能免除相思之苦。

这也就是毛岸龙出生在武汉的原因,毛岸青与哥哥毛岸英从小随父母东奔西走,吃了不少苦。

毛岸龙出生在1927年4月,正好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

自此开始,毛泽东就无法再时刻陪伴在妻儿左右——他是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对象,与家人在一起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经过深思熟虑,毛泽东决定带着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走水路返回长沙隐蔽起来,自己只身前往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

待把家眷安排妥当,毛泽东与妻儿依依惜别,动身前往革命斗争最前线。文章开头出现在《建军大业》的那感人一幕,就是这段历史背景。

之所以要浓墨重彩地讲述这一段背景,是因为这一面,成为了毛泽东与杨开慧、毛岸龙的诀别。

作为中共党员,杨开慧在毛泽东离开家的3年期间,带着孩子与敌人展开艰苦的地下斗争。

但不幸的是,1930年10月,她被湖南反动军阀何键逮捕,不久被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牺牲时年仅29岁。

杨开慧一直带着孩子们生活,她被捕的时候,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也一同被捕。杨开慧烈士遇害后,经过湖南的我党地下党艰苦斡旋与营救,反动军阀迫于压力,才终于将三兄弟释放,由地下党组织秘密转移到上海。

母亲被害,父亲生死未卜,三兄弟在上海的日子同样过得提心吊胆。在上海担任教会工作的“红色牧师”董健吾冒着危险收养了三兄弟,把他们安排在专门收养我党领导人子女的大同幼稚园。

然而国民党很快集中精力清缴上海的我党势力,董健吾无奈解散了幼儿园,很多孩子流落街头。董健吾动用自己的关系,找到了毛家兄弟独自收养。也正是在这段日子里,毛岸龙染病不幸夭折。

有资料说,年幼体弱的小岸龙是在流浪期间患上了腹泻性噤口痢疾,在上海广慈医院救治无效而死亡的,年仅4岁。7岁的毛岸青此时已经失去了母亲和弟弟,跟哥哥又都非常年幼,只能被命运拖着往前走。

在上海流浪期间,毛岸青头部曾经受到重创,险些丧命。是哥哥毛岸英及时呼救,找到好心人帮他治疗,才化险为夷。

这样的苦日子过了大概有5年,直到1936年,组织安排他们兄弟俩前往苏联学习,才算是给当时刚刚十三四岁的兄弟俩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在苏联生活期间的毛家兄弟可谓见足了世面。他们接受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熏陶,俄语水平都很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后,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毛岸英曾经主动参军上前线打过胜仗(这也是他主动报名前往抗美援朝前线的重要原因),头部重创身体欠佳的毛岸青留在后方,参加了挖战壕、运伤员、防御工事构筑等工作。

苏联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让毛家兄弟兴奋不已。他们相信,顽强抗争的苏联人能够打退德国人的侵略,祖国也一定可以击退来犯的日本侵略者。

果然,三个月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如愿以偿。

在异国他乡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磨练了毛岸青的意志。此时的毛岸青虽然还并不是党员,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党员的母亲是为了革命而捐躯,母亲是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他上了革命第一课。

总有一天,他要带着一名革命战士的荣耀,回到母亲的墓前,向她诉说自己的革命事迹。

解放战争开打后,他们的父亲毛泽东已经成为了我党的革命领袖,此时的毛岸英和毛岸青已经成年,青年时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已经在苏联建立并成熟,是时候让他们投入到解放全中国的工作中。毛主席明白,他们该回国了。

1947年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从苏联回国。岸英烈士回国后的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下面继续讲毛岸青的故事。

与邵华机缘巧合般的爱情故事

回国后的毛岸青,遵照毛主席的安排参加了黑龙江克山县土改试点,在此期间由蔡畅和李富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毛岸青终于完成了自己入党的心愿,在念入党誓词的时候,他下了决心,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他是这样说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在黑龙江从事土改工作8个多月,毛岸青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对我国基层农村的土地情况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

小时候落下的病根导致他的身体状况难以支撑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但他对于自己能够做的土改工作从来都不吝啬,待人接物十分彬彬有礼,做事很有见解,给当地的干部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享受过特权。尽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儿子,但他用十分真诚的方式与大家平等相处,还乐于助人,不怕苦不怕累,与群众打成了一片。

1949年7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毛岸青从黑龙江回到了北京,在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列著作编译室担任俄文翻译——这是他的专长,留洋苏联11年的他俄语水平很高,有的中文词汇甚至需要用俄文来代替。

担任该职务起,毛岸青陆续翻译出版了十多部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个人还发表了十多篇关于推广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文章,可以算是研究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批学者。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毛主席的身边只剩下了毛岸青这一个儿子,即便是他再三强调不享受任何特权,有关部门对于毛岸青的重视也要甚于对其他人。

据前旅大市(1982年改为大连市)公安局警卫处处长张世保回忆,1959年毛岸青来旅大疗养的时候,他接受了毛岸青的警卫工作。

“旅大市委的同志找到我说,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后,岸青就是毛主席唯一的儿子了。

岸青小时候很苦,失去了母亲,父亲长期不在身边,还受到过特务的毒打导致身体受到永久性损害,毛主席对他也是十分疼爱。领导让我一定要照顾好岸青,不能出任何差错。”

而此时的毛岸青已经36岁,一直扑在文献研究和俄文翻译工作中,还没能为自己找到一个理想的对象。

曾经有人给他介绍过女朋友,比如一位旅大当地的女护士,但不知为什么,也许是毛岸青不太喜欢,也许是他自己对于爱情的表达反应有些迟钝,没能和给他介绍的对象走到一起。

而毛主席的亲家张文秋的到来,给毛岸青带来了爱情的火种。

张文秋的经历之传奇,新中国的女性无人能出其右:她跟杨开慧一样是我党早起女性党员,长期在敌后做地下情报工作。

第一任丈夫是革命烈士刘谦初,所生女儿刘思齐是毛岸英的妻子;第二任丈夫是另一位革命烈士陈振亚,所生的女儿邵华是毛岸青的妻子。也就是说,她跟毛主席是“双重”亲家。

各种机缘巧合碰在一起,成就了毛岸青与邵华之间的婚事。岸英牺牲后,毛主席对张文秋和刘思齐以及邵华都非常照顾,时常让他们去疗养,放松身心。

1960年1月,张文秋带着尚在北大中文系念书放寒假的邵华一同来旅大疗养,在南山宾馆与毛岸英见面。不曾想,毛岸英与邵华就这样一见钟情。

其实在邵华认识毛岸青之前,毛主席曾经跟她谈过一次话,目的就是为了儿子的婚事。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对邵华说:“我那个老二都已经三十好几了,遇到不少姑娘都不太中意。我就批评他,说你找对象就不要说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嘛!你要求条件高的,人家能力强又看不起你,这就不好了......”

邵华当然明白主席的意思,只不过她当时与毛岸青还并不认识,需要一个契机。

而母亲张文秋,自从姑爷毛岸英牺牲后,就一直希望能与毛主席再续亲缘,所以她选择在邵华放寒假期间带女儿来旅大疗养,多少也有点为姑娘“相亲”的意思。

虽然姑娘只有22岁,而毛岸青已经快37岁了。初次见面是一个雪后的下午,旅大市委领导陪同张文秋母女来到南山宾馆看望毛岸青。

毛岸青认得张阿姨,一见面就跟阿姨握手寒暄,张文秋见状赶紧给毛岸青介绍自己的女儿邵华:一个梳着两根长辫子、白白净净的大眼睛的姑娘,毛岸青的眼睛一下子放出光来:“你好你好,你就是邵华妹妹吧!”

毛岸青紧紧地。握着邵华的手,小姑娘一下子就不好意思了,害羞地把头低了下来。不过,热情体贴的毛岸青,还是给邵华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二人都各自留了心。

随后的日子里,二人越聊越投缘,逐渐走到了一起。

张世保回忆这件事的时候笑着说:“岸青对其他的女孩子从来没有这么热情过,见到邵华却有说不完的话,看来他俩挺合得来啊!”

之后的几个月,二人逐渐情投意合,在张世保、旅大市委领导以及罗瑞卿大将等人的张罗下,毛岸青和邵华办理了登记手续,并于当年五一劳动节期间举办了婚礼。

婚礼非常朴素,毛岸青身穿中山装,邵华身穿黄色连衣裙,二人胸前佩戴着红花,在参加婚礼的宾客的掌声中走入了婚姻殿堂。

邵华在婚礼上说:“我和岸青是真心相爱的,生活的路有阳光也有风雨,但我们一定会携手同心,互爱互助,克服困难,创造美好未来!”

这段机缘巧合的婚姻,却成就了二人一生的幸福。

夫妻二人风雨同舟47年恩爱有加,育有一子毛新宇,生活幸福美满。

他们出版了很多回忆录,翻译了大量马列主义思想文集的经典著作,以及关于毛主席的很多纪念文集。

如《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参与策划拍摄了《杨开慧》等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等,为党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最传奇的是,毛岸青于2007年3月因病去世,享年84岁;邵华少将则是在转年即2008年6月去世,享年69岁。一年的时间里,邵华相随毛岸青而去,“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二人的诚挚深情天日可鉴,传为一段佳话。

不过,毛岸青生前却表示,自己百年之后并不想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也不想回到父亲的家乡湖南韶山。这是为什么呢?

放不下对母亲的牵挂

前文提到过,毛岸青和邵华是毛主席所有子女中回到韶山探望父亲故居次数最多的。然而,毛岸青却并没有葬在家乡韶山,而是葬在了长沙板仓杨家墓,也就是母亲杨开慧和外祖父杨昌济、外祖母向振熙的墓旁。

原来,毛岸青是因为心里放不下母亲,以及长沙的那片故土。

在母亲遇害后,毛家三兄弟被党组织营救出狱,暂时跟随外祖母向振熙生活了一段时间,直到被组织接到了上海。所以,毛岸青对外祖母的感情十分深厚。

毛主席多次在给毛岸青的书信中提到让他不要忘记外祖母的养育之恩,毛岸青当然明白。二人结婚后曾经专程前往长沙,回乡探望已经90岁高龄的外祖母,看到自己的外孙已经娶了媳妇,外祖母笑得合不拢嘴。

前半生饱经苦难的向振熙老人在92岁高龄的时候去世,葬在了杨家墓,与丈夫杨昌济、女儿杨开慧合穴,毛岸青夫妇也曾回到长沙奔丧,送外祖母最后一程。

那时的毛岸青就曾经跟邵华说过:“我希望在我百年之后能够去陪伴妈妈,尽一点子女未尽的微薄孝心。”

邵华当然理解丈夫的想法,年仅7岁的时候就经历了丧母之痛,他对于母亲的思念无法用言语表达。

水流千遭归大海,落叶得归根,毛岸青想在身后好好陪陪母亲。

1990年是杨开慧烈士牺牲60周年,那一年的清明节前夕,邵华陪同毛岸青专程回到了湖南长沙的板仓冲,为母亲扫墓。

有道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毛岸青夫妇原定于3月13日去板仓扫墓,但那一天从清晨开始,雨就一直下个不停,从纷纷小雨变成了瓢泼大雨,外面被一层雨雾所笼罩,能见度极低,寒风阵阵,非常不适合出行。

毛岸青身体不好,小时候落下了病根,一遇到雨天就容易浑身疼痛。邵华担心丈夫的身体,就劝说毛岸青:“今天的雨下得太大了,要不咱们改天再去吧,等雨停了再去?”

听完妻子的话,毛岸青把头垂下,沉默不语。对他而言,这一趟来之不易,多年来未曾给母亲扫墓的他,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草草用过早餐后,毛岸青心事重重地踱步到门外,望着窗外毫无停下迹象的大雨,犹豫了片刻后对妻子说:“我们还是今天去吧。今年回长沙,我就盼着这一天,魂牵梦绕了很久,我想去见见我的母亲。”

邵华无奈,但她理解丈夫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一秒钟都不想多等。准备停当后,他们还是打着雨伞,去了杨开慧烈士墓前。

杨开慧与毛岸英都是为了革命事业而捐躯,毛岸青作为毛主席的儿子,是家庭中经历了革命进程而又活下来的唯一一人,他为母亲和大哥未能过上好日子而惋惜。

所以毛岸青才会说自己“盼这一天很久了”,他一定要在母亲的目前,让母亲、外公和外婆看看,自己活得很好,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

而能够过上好日子的原因,正是有母亲和大哥这样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新中国的和平发展。

晚年的毛岸青时常想起少年时母亲遇害、与大哥和小弟流落上海街头、在苏联求学的经历。

邵华为了缓解毛岸青的情绪,给他准备了俄文版的《西游记》等书——毛岸青在苏联生活时间很长,刚回国时中文甚至不如俄文好,在国内接受了高等教育后才加强了母语的使用能力。但到了晚年,他只喜欢看中文书,因为中文是他的母语。

毛主席跟他说过,一定要学好自己的母语,因为母语是跟母亲沟通的语言。每每提到母亲,毛岸青就不禁潸然泪下。

在毛岸青入土为安后不久,邵华被诊断出乳腺癌,恐也将不久于人世。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邵华少将回顾了她与毛岸青的一生,并表示自己会尊重丈夫迁葬长沙板仓的决定,自己也将追随丈夫而去,永远陪伴着他和他的母亲。

谈到他们此生的遗憾,本以为邵华少将会说毛岸青的童年,或者是他们有一些未竟的事业。谁知,邵华的回答令主持人始料未及:

“今年(2007年)是建军80周年,明年(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还是主席诞辰115周年。岸青很想去看奥运会,去给父亲纪念诞辰日,可惜这些愿望都不能实现了。

好在我们把爸爸的一生捋了一遍,出版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套丛书,一共有60本将近600万字,也算是弥补了一些遗憾。”

即便爱人已经远走,邵华少将的心愿依然是想要亲眼看到祖国的美好未来,这正是他们所要继承的毛主席的思想:继承主席的额遗志,把革命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008年6月,邵华少将与世长辞,临终前她对儿子毛新宇说:“把我和你父亲的骨灰安葬在长沙板仓杨开慧烈士之墓,我们会永远陪伴你的奶奶。”

2008年12月,毛新宇遵从父母的遗愿,将父母的骨灰安葬在了奶奶杨开慧的墓旁。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毛岸青与邵华等到了这一天。他们的生命尽管已经远去,但他们的灵魂依然守护者这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默默地注视着这个国家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想必九泉之下的他们,一定也会非常欣慰。

就像他们的父亲毛泽东所写下的词句一样:“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参考资料

[1]刘璇.邵华讲述丈夫毛岸青:不因离别而褪色的人生影响[N].解放军报,2007-04-02.

[2]刘永路.毛岸英与邵华婚恋故事[N].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07-16.

[3]刘俊.毛岸英数次回乡经历[N].潇湘晨报,2007-03-26.

[4]丁晓萍.《真情毛泽东》系列之七 毛泽东和毛岸青[J].党史文苑,2013-013(006-010).

[5]安世者.邵华眼中的毛岸青:他是个沉默寡言但很浪漫的人[N].中央电视台网站炒股配资平台怎么选择,2007-04-05.

发布于:天津市